近日正规股票配资网站大全,萧山一妈妈在萧内网App发帖:
有些家长,小孩疱疹性咽峡炎,还带来兴趣班上课,真是气死我了,传染病好透了再出来啊。
我们体质弱,千防万防,防不住人心,烧到40度,吓死人了……
评论区不少家长表示,自家娃也中招过,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强,小孩遭罪,大人陪护也磨人。
网友@得鹿梦鱼:疱疹性咽峡炎可难受了,我们上托班的时候得过一次,嘴巴吃不下东西,喝水都不敢咽,前后一个月才完全好。
网友@点点滴滴:我们也是在暑托班上被传染了,周一放学回来就说喉咙痛,回家浑身发烫,一量温度38.9,去了医院检查疱疹。
网友@天使在人间:这个病小孩很受罪的,女儿幼儿园时一个月2次,大人小孩都遭罪!
网友@布丁妈:唉,我家也是,住院了一周,水都喝不了,靠葡萄糖续命,现在还在家隔离。
网友@Yoke:真的很磨人,整整五天不吃不喝不说话,还哭闹,每天就靠挂葡萄糖撑着。我儿子他们幼儿园快期末的时候班里有人得了,都瞒着不说出来,后来放暑假第二天我儿子也中招了,我去问了他们老师班里是不是有小朋友得了,才跟我说确实有,结果周边同学的家长问了一圈,好多都得了。
全身滚烫,喉痛疼痛,最近要防范这种病毒!
疱疹性咽峡炎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,主要以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。
怎么判断得了疱疹性咽峡炎
疱疹性咽峡炎高发于6岁以下的儿童,该病全年均可以发病,流行高发期为夏季。患儿首发症状多为突发高热,体温迅速升至约39℃~41℃,持续1~4天;1~2天内咽峡部出现灰白色疱疹,周围红晕,后破溃成溃疡。婴幼儿因剧痛拒食、流涎、哭闹,可伴呕吐、头痛等症状;儿童多表现为吞咽困难,“刀片嗓”症状。
该病为自限性疾病,轻症一周左右自愈,极少患者会发展为重症,表现为持续性高热、呼吸急促、嗜睡、肢体抖动等症状。
如何区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:
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均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,因感染的肠道病毒血清型存在重叠,两者初期临床表现较为相似,均以发热为主要症状。尽管同属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,但随着病程进展,两者的病变范围不同:
1.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的疱疹局限于口腔后部咽峡区,手足部位无皮疹;
2.手足口病则表现为手、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或疱疹,同时口腔黏膜或咽峡部可见散在疱疹,且其引发重症的风险相对更高。
如何做好疱疹性咽峡炎
患儿的家庭照护
疱疹性咽峡炎虽然传染性极强,但只要及时就医,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和治疗,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和环境卫生,患者的“咽喉火山”症状得以缓解,一周左右可痊愈。主要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:
居家不外出:患儿应居家至症状消失后1周,避免传染他人;
口腔护理:大龄儿童每日用淡盐水漱口;婴幼儿可以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擦拭口腔;
饮食调整:凉流质食物减轻疼痛(如酸奶、果泥、凉粥),避免热、硬、酸辣食物;
及时降温:患儿出现高热情况时应采取药物及物理降温方式进行及时退热。看护患儿的家庭成员要勤洗手,做好消毒工作。如出现重症信号应立即就医。
来源:萧内网友、中国疾控中心、浙大儿院
扫码下载萧内App
30万人都在用的本地App
感谢您的关注与点赞
华生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